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如何给股市写评论和建议(如何写股票分析)

  • 财经
  • 2023-01-02
  • 1929
  • 更新:2023-01-02 18:08:26

本文目录一览:

新手要炒股,老股民给新手的炒股建议是什么?

炒股虽然来钱相对来说要快,但是也是有很大的风险的,毕竟没有人能够永远是赚钱的,尤其是对于新手而言,更加要小心,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满盘皆输,本人虽然在股市中的时间不长,但是还是能够给一些新手一些建议的,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就是股市涨跌交替转换是不断变化的,没有永远的上涨,也没有永远的下跌。一般来说每一次暴跌之后总会有一次上涨。这个虽然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去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牢记。这也是总有一些投机者血本无归的原因。因此当你所选择的股票你认为很好并且也符合市场标准的情况下,当股价跌至低谷时,千万不要卖掉股票,因为者很有可能让你损失更多的财产。

还有就是炒股时至少要买5到6只股票,但是最好不要超过10只。这样可以让你分摊每只股票所带来的风险,并且最好每种股票都来自不同的行业和国家,一边分摊风险。不要持有10只以上的股票,除非你是真正的股票行家。

虽然崩盘给你低价吃进的机会在股市危机中敢于大胆吃进需要坚强的意志,但是回报也是非常丰厚的,前提是你要有那个胆量和承担失败后的风险的能力。这时如果你有能力请立即建仓,因为股价常常在下跌之后会迅速回升。还有就是只有在恐慌中抛掉手中的股票,崩盘才对你不利,因为下一轮上涨肯定会到来。对于你来说要做的就是坚定的持有 ,以避免损失。前提是要有足够的钱进行补仓,要不然很有可能功亏一篑。

对于新手来说,很有可能会去贷款来进行投资,绝对不可取的。大家一定要以自有资本进行投资,绝不可借贷入市,只有在可能的损失不至于影响到生活时,才能可以投资股票。

永远留有一定现金,即使你已一无所有。

如何评价股票的价值?

1 经典估价方法

1.1相对价值估价法

采用相对价值估价方法的核心就在于合理选择已有市场交易的可比公司股票的集合,以确保评估公司股票的价值能被正确地加以评估,避免价值的错误高估或低估。为了进行有效的正确估价,选择的可比公司股票应在统一标准衡量下具有相类似的现金流模式、增长潜力和风险状况,并保证市场定价方式是公平合理的,因此,选择这样的可比公司股票集合应小心谨慎,以免造成估计上的重大失误。

在合理地选择了可比公司股票集合后,我们需要一种标准化的价值衡量方法,以方便集合中各个公司之间进行合理的比较,从而达到正确的股票价值评价目的。从目前企业价值评价的实践来看,较为流行的方法有市盈率定价、市售率定价和重置成本定价法,利用市盈率(市净率)、市售率和“托宾Q”等指标分别对公司所产生的收益、销售收入和重置成本进行标准化,作为目标公司价值评价的参考。

1.1.1市盈率定价法

简单地讲,在持续经营成为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公司价值就是它所产生收益的一定倍数,这个倍数最为普通的确定方法是市盈率。由于市盈率(P/E)是市场公平交易价格与收益的比率,因此,在对可比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进行计算后,就可得到可比公司股票的公平交易价格,这个价格被认为是股票的价值。

如果假定有可比公司所得市盈率为 ,目标企业的税后收益为E,则评估公司股票的价值表述为:

虽然该模型简单易用,在实践过程中较为广泛,但因为仅利用当期利润来估计目标企业价值,对公司增长潜力没有很好地加以考虑,因而难以准确反应目标企业的实际状况。针对这一情况,人们引进了动态市盈率——由增长率调整的市盈率概念。经由增长率调整的市盈率取决于预期盈利增长率,因此,该调整仍然需要将目标企业状况与相类似企业加以比较,以便得到较为准确的盈利增长率预期值。

与市盈率估价法相近还有市净率估价法,在许多情况下,市净率被认为比市盈率更能反应股票价值而被许多分析人员所采用。

1.1.2 市售率定价法

由于市售率是由公司公平市场价格与其销售收入的比值来计算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衡量目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地位,从而反应其潜在市场价值。市售率已成为公司价值评价的重要指标。

根据市售率的概念,我们有其中PS是公司市场公平价格除以销售额(市售率),P是公司市场公平价格,S是公司销售额(销售收入)。

如果我们正确地估计了可比公司股票的市售率PS0,假定可比公司销售额为S,那么,公司的价值V可简单估计为。与市盈率估价法一样,在使用这个方法时,我们通常需要根据目标企业的销售情况正确地考虑市售率PS0的变化,从而,对公司的增长潜力加以充分的估计。例如,对于一个稳定增长的公司,持续经营有较充分长的时间,PS0就要考虑到利润率、股利支付率以及预期增长率的因素而加以调整,这种调整可表述为。这里,PM是公司净利润率,RP是股利支付比率,gn是预期利润增长率,Kc是公司资本成本,经调整后,公司价值V的估计值仍然可表示为。

不过,应注意的是这种调整需小心,这里要求该公司必须是持续永久性经营,并预期具有相同的利润增长率,如果这种前提条件没有了,我们的调整就不是像上面的表达式那样简单的了。

1.1.3 q比率定价法

所谓q比率是指公司价值与其重置成本的比率,即q=公司市场价值/重置成本,这种方法可避免由于会计准则以及在该准则指导下的会计调整对公司价值估计的严重影响,因此,利用该方法对公司价值评估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客观性。q值反应了评估公司附加的资本投资是否能够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当q大于1时,增加的投资增加了公司价值,表明公司正处于增长期,值得投资,而当q小于1时,则是增加的投资却减少了公司的市场价值,表明公司处于“衰退”阶段,是不值得投资的。

这里,要正确估计股票的价值,估算公司的重置价值是十分关键而又十分困难的事情,账面价值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参考,但却难以充分反应重置价值,而且受会计核算准则的影响较大。

1.2 现金流折现模型估价法

1934年,格雷厄姆和多德在《证券分析》中指出,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于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任何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而偏离最终会回归到其内在价值上,这对当时普遍的“股票价格决定于公司的帐面价值”的观点是一个重大的革命。经过一系列研究 ,费雪(Fisher)首次提出未来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可以用概率分布来描述,马夏克(Marschak,1938)、希克斯((Hicks,1946)等学者认为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可看作是对投资于未来收益的概率分布矩的偏好,用均方差空间的无差异曲线描述。在此基础上,戈登对股票 “内在价值” 的量化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建立了著名的数量化模型——戈登现金流(红利)折现模型,即 ,其中,D是股利,r是与股票风险相联系的折现率(要求回报率),g是股利的固定增长率,注意,这里潜在条件就是股票的持有者永久持有该股票,分配的股利按照固定的比例g持续增长,因此,这种条件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仅在理论上存在。后来,这一方法被广泛用于公司或企业价值的估计上。

事实上,任何资产对于我们的价值就是它在一定时期能给我们带来利润,这些利润通过一定的现金流表现出来,因此,在评估资产的价值时,我们所关心的是该资产能够带来的现金流的多少、产生的预期时间和现金流的稳定性等等因素。如果我们将这些因素加以谨慎的考虑,那么,这些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就是该资产的价值。如果一家公司能够持续经营的时间为n期,预期第i期所能产生的现金流为CFi,有一个反应预期现金流风险状况的不变折现率r,那么,该公司价值V可表述为:

对于现金流的不同假定,我们可得到不同类型公司价值评价的不同表达式,最为常用的有三种方式:稳定增长模型、两阶段增长模型和三阶段模型,以及作为一种多阶段模型的简化形式的H模型。其中最为简单的形式就是具有稳定增长的公司自由现金流假定,这种假定适用于稳定成长的公司估价。假定,某公司具有稳定的预期盈利增长率 ,资本成本(要求回报率)计为 ,FCFE为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并且该公司在无限期中保持这种状态,那么,公司价值V可表述为:

其中,公司自由现金流(FCFE)是公司全部所有者所拥有的公司现金流量总和,以息税前收益为计算基础,即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前收益(1-税率)+折旧-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变动。从这个表达式来看,与戈登得到的表达式一样,但由于折现率的差异,公司的“内在价值”并不等于股票的“内在价值”,因此,我们在应用该表达式进行公司“内在价值”估计过程中,应小心选择折现率。

在价值估价时也是经常使用EBITDA(折旧摊销利息税收前利润)价值尺度,采用该尺度时,公司价值评价公式可表述为:

其中,t为税率,D为折旧, 为资本性支出, 为营运资本变动, 被称为稳定成长的公司价值/公司自由现金流乘数。使用EDITDA指标有助于了解那些会导致同一行业的不同公司发生差异的变量,考虑企业所得税率的变化与资本使用成本等对企业价值影响较大的因素,使评估的价值具有更高的准确性,避免或发现哪些公司的价值被高估或低估。

我们注意到,采用现金流(红利)折现估价法进行估价时,必须考虑公司自由现金流的产生的基本因素及其影响、预期现金流产生的方式以及可能的变化,因此,在实际运用时,要充分利用与目标企业相关的一切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所引起的变化反映在预期现金流及其增长状况中,尽量避免或减少分析者或估价者的主观判断,使估价结果更能符合实际。

1.3 期权定价法

相对价值估价法和现金流折现法是企业价值评价的两种标准方法,但我们注意到,相对价值评价法涉及可比公司股票的选择及其价值,那么市场对这些可比公司股票定价的偏离会对估价公司定价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可比公司股票集合数量也就对这种方法的应用构成限制;而现金流折现法要求被估公司具有可测的预期现金流,且要求被估对象具有正的自由现金流,那么,对那些暂时没有现金流(如拥有专利技术与产品的企业)或正现金流的估价对象,就难以应用该方法。

在上述两种方法不能形成被估目标企业价值的有效估价时,欧式期权定价模型提供了一种较为现实的估计方法。至少有3类企业 的价值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估计,它们是(1)陷入困境的公司、(2)自然资源公司和(3)价值大部分来自于专利产品的公司。

Black和Scholes提出了一种适合无收益的欧式期权的定价模型,不考虑提前执行或支付的可能性对价值的影响,因而,较适合用于对上述3类企业的价值估计。

根据Black-Scholes模型,看涨期权的价值可表示为

其中:

V(S,t):看涨期权价值;S:标的资产目前价格;E:标的资产执行价格;t:期权的有效期;r:期权有效期内的无风险利率;δ2:标的资产价值自然对数的方差。

如果陷入困境的企业成为重组或并购对象,由于这类企业大多具有负的收益,并有许多未清偿的债务,那么,在估价过程中,将企业的资产看作标的资产,企业股权拥有者看作期权,未清偿债务的期限作为期权的期限,债务的面值就是执行价格,把这些参数代入看涨期权公式就得到该公司的价值,从而得到公司股票是否值得投资的判断。

对于自然资源类企业,其大部分收益来源于该企业对自然资源所拥有的储备,并可以自由地决定资源的开发量,因此,该企业所拥有的储备量可看作一个期权,该期权的价值由商品价格的方差决定,期限为未开发资源能够使用的时间,所应投入的开发成本被看作是该期权的执行价格。

至于拥有专利产品的企业,这类企业的大部分利润来源于其专利产品,而由于专利技术只能在其专利期限才具有排他性,且只有在预期产品所带来的现金流能超过其开发成本时才有利可图,因此,可将该专利产品视为一个看涨期权,将专利剩余时间看作为期权的期限,将该专利应用于生产产品所需要的投资视为期权的执行价格,这里最困难的是方差的确定。通常所采用的方法是用计算机模拟各种不同的市场状况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产生的现金流来估计现值自然对数的年方差。由于专利技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采用这种方法评估其价值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对于方差的估计仍有许多的不确定性,我们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评估时仍需谨慎。

1.4 创值(EVA)评估法

EVA方法一种基于会计学原理的公司价值评价方法, EVA表示公司经营活动带给股东的经济附加价值,它表示一个公司扣除资本成本(Cost of Capital,简称COC)后的资本收益(Return on Capital,简称ROC),其计算公式可表述为: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经营资本的税后成本

在EVA准则下,投资收益率高低并非企业经营状况好坏和价值创造能力的评估标准,关键在于是否超过资本成本。由于EVA结果与常规的销售收入、会计利润或股票市值等指标排序结果大相径庭,因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但是,EVA企业价值评价方法也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一般看来,对于EVA评价方法有如下几大缺陷:(1)适用范围非常有限,对金融机构、周期性企业、初创公司等企业的评价结果会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2)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敏感,这是由于EVA使用的是资产历史成本,而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如资产重置价值,因而难以反映资产真实收益水平;(3)折旧方法会对评价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4)资本成本是EVA评价方法中最为不稳定的变量,因此资本成本的变动常常引起EVA的不稳定,如何选择资本结构就成为EVA管理者面临的现实问题;(5)EVA无法衡量一家公司在行业创造财富中的相对地位,因而不能评价“带给股东财富份额的变化”;(6)EVA只是资本效率指标,无法说明诸如专利等无形资产的价值。从技术上讲,EVA方法仍然是一个复杂的会计方法,因此,管理者容易通过改变决策过程而操纵账面数字,达到提高EVA的目的。

以上分析表明,使用EVA方法评价企业或股票价值需要特别注意其适用范围,并需要与其他评价结果综合考虑。

1.5 P/B-ROE估值法

P/B-ROE估值法是与红利增长估价模型相类似的估价方法,其重点是研究账面价值并解释市场价格与账面价值的关系,与使用P/E对股票进行估价一样,但由于公司账面价值比收益指标来得更加稳定,易于测量,收益指标却常常会发生波动,因而,使用该方法会比红利增长模型来得容易,并会更加实用。

P/B-ROE模型的基本形式与三阶段红利增长模型有些类似,应用这个模型可以计算投资者预期的回报率或要求的回报率,可表达为:

其中,k为预期回报率,D为红利,P为市场价格,gB为账面价值增长率,B为账面价值,模型的第三项是在估值价值,是P/B的函数。

为简化起见,通常在使用中采用其等价形式: ,其中β被解释为预计的价格增量与权益回报率(ROE)增量之比,在许多情况下,预计的权益回报率被历史的ROE数据代替。

由于该方法使用公司账面价值,因此,其使用效果会受到会计准则和数据的影响,并对通货膨胀相当敏感,同时,该方法还依赖于对ROE的预期值的准确估计,这应该说是相当困难的。

求高手就沪深股市写大势评论或个股点评 1000字

上证指数自2011年4月18日创下本年度新高3067点后,随即展开回调走势。A股是典型的政策市,在通胀的高压下、在房价面对着诸多严厉政策的包围中仍然不跌反涨的情况下,市场依然担忧政府的紧缩政策仍将继续,另外就技术层面来看,上证指数依然受到周K年线的压制,因此市场的回调也属正常,至于回调目标,乐观点看到2800附近,悲观点的话则可能会考验2661的支撑。

在大盘展开回调的同时,两市90%的个股都在回调整理中。指数及股价又何尝不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一如海滩上的海浪,在积聚了诸多能量冲上来后,回落依然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结局。

弱市选个股,在大盘如此不振的情况下,依然有许多强势股让我们的眼前一亮,如002120,000019等等。当然,要骑上这样的黑马,需要独到的眼光及过人的胆识,正所谓是撑死胆大的。

而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或许等待大盘站稳后再介入也是一种不错的战略。

大家对2010的股市有什么看法呢?是希望还是失望?有哪些投资的建议呢?

2010年,全球经济和中国股市都将面临诸多变数,同时也存在很多期待,中国股市将何去何从?

贸易摩擦、流动性和通胀

从全球经济的角度考虑,在复苏的过程中,各经济体的复苏情况不一,中国经济的恢复速度显著高于欧美地区。这种差异的出现,使得中国经济面临三大问题。

1. 贸易摩擦。欧美国家为了提升经济复苏的速度,正努力刺激本国企业的销售收入增加。但中国产品一直以来低廉的价格对欧美地区的同类产品产生冲击,在经济回暖速度不一的情况下,贸易摩擦将不断加剧。而且,美国提出所谓的“再平衡”,旨在扩大美国的出口,这就意味着中美间的贸易摩擦将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市场上,也可能提升到全球市场层面。

2. 流动性。2009年中国和美国为了挽救金融危机,向市场投放了大量流动性。中国2009年全年新增贷款可能接近10万亿元左右。美国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计划资金为7000亿美元,至11月末总计分配了5607亿美元,该计划还将延长到2010年10月。随着经济不断复苏,市场上的大量资金会助推通胀的发生,各国也可能开始适时地回收流动性,但回收的步伐不会一致。这就使得资金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特别是当美元维持超低利率,美元就会流向那些高利率和高增长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应为防止未来热钱加速流入而未雨绸缪。

3. 通货膨胀。泛滥的流动性是会带来通胀的,新兴市场尤为敏感。日前印度和越南已经宣布通胀形势严峻,虽然中国政府一直声明通胀不会很快到来,但市场在这方面的预期一直没有减弱。如果2010年通胀超预期,就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如果货币政策提前作出反应,开始紧缩流动性,股市的资金压力就会开始显现;第二,如果紧缩政策实施缓慢或不出台,市场就可能面临充裕的资金面,实际利率的缩小也会助长投资需求。如果通胀没有超预期,则刺激政策暂不退出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增速,市场将面临高增长和低通胀的良好环境。

金融创新的催化和股票供给的压力

2010年中国股市既有金融创新的催化剂,也存在相当大的股票供给压力。

1. 股指期货。2009年年末,股指期货推出的预期愈演愈烈,市场的传闻也是有声有色,造成股指期货受益品种的大幅上涨。尽管目前相关传闻未得到官方的证实,但市场对股指期货的期待数年来一直存在。股指期货的推出将会改变中国股市的结构,交易机制会发生变化,做空机制的出现也将促使中国股市的估值更趋合理化。同时权重股在市场中的角色也可能会变得更为重要,券商股和期货概念股将迎来利好。

2. 融资融券。如果说股指期货的出台是给了一个对指数进行双向交易的机会,那么融资融券将会对个股产生类似的影响,这有助于完善价格发现机制、平抑不合理的股价。另外,融资的推出将激活市场中的存量资金,提高市场流动性。融资融券业务也将提高券商的收入水平。

3. 国际板。国际板设立的预期也越来越强烈,目前很多国际企业都希望在中国融资上市,比如汇丰控股等重量级企业。国际板的设立将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投资境外公司的渠道,也将会为中国股市带来大量的优质蓝筹股。不过,在国际板设立的同时,中国股市的股票供给压力也会增加。

4. 限售股解禁。2010年全年两市共有688家上市公司合计3830亿股的限售股解禁,按照2009年年底的价格计算,明年的解禁市值将达到接近6万亿元的规模,是股改以来解禁的最高峰。其中部分限售股属于大非,虽然核心国有企业的大非限售股因为国有企业控股红线而不会被全部抛售,但红线之上的部分如何处理是个未知数。而且,2010年解禁的限售股中还有大量的“大小限”,这部分可能也会对市场造成明显的压力。

5. IPO:这是一个关键的供给压力。根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预计,2010年上交所还将进行更多的IPO活动,融资总额将是09年的两倍多。IPO节奏是关键,如果证监会有意把IPO当作压制股市的一个工具,那就另当别论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补年报,2010年的第一周又将有14只新股集中发行,虽然融资总量不算太大,但还是有可能对市场造成心理影响

更多资料参考我的空间

怎么写股票点评

你看过研究报告吧,没看过的你先看,一个公司年报,研究报告,多看,最起码30份,对公司基本面你就知道了。

之后就是技术面的事情,看你的能力,先大级别说周,日线,(什么支撑压力,什么k图形,什么趋势线,技术指标等)

之后要对宏观有个把握,如近来要18大,如美最近12,13号美联储开会,主要问题还是QE3。你想对什么有利弊,你看看黄金,美股的GG,GDX,ABX.你就知道了,没出消息之前会有预期。A股资源最近涨得很凶也是这个原因。如果qe3真出来不排除一波商品牛市。

股票是合力的结果,至于怎么写看你对各个分力的了解和理解程度。当你对公司基本面,宏观,技术上了解透彻了,只要说出重点要点,这个点评就非常牛逼了 盖过市场上大部分“分析师”了

大家对最近两个月的股市有什么看法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但另一方面,“漂亮50”的投资回报率也十分惊人。1970年6月至1972年底,“漂亮50”指数累计上涨89%,相较标普500获得35%超额收益。

反观中国,目前消费板块最大的争议点无疑是“估值是否过高”。

我们认为,当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其龙头不应该简单地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02 消费股估值模型正在发生变化

从技术层面来说,我们认为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而这背后,是资本市场对消费行业的理解在进化。

我们以耳熟能详的雀巢公司为例,分析其发展周期中的估值模型切换。

作为全球化食品巨头,雀巢公司1989-2000年处于快速发展期,这一阶段PE估值稳定提升;

2000-2008年,PE估值与营收增速同步波动;

2009年至今,雀巢通过并购整合,业务板块与产品品牌不断壮大和完善,实现了高度稳健的内生增长,估值溢价越来越明显。

在2017年,雀巢的PE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5倍,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一旦消费品企业建立起稳固的竞争优势、持续的盈利能力,估值不会下降,反而会屡创新高。

纵观整个海外市场,消费龙头进入成熟期后,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可能趋缓,但估值水平并不会下降。

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03 机构抱团消费龙头达到历史高位

在目前的中国二级市场,尽管大消费行业估值已然不便宜,但众多机构资金依然保持较高的配置热情。

从国内资金配置的角度而言,消费白马的配置热情达到空前水平。

从海外资金配置的角度而言,MSCI第三次提升A股纳入比例,北上资金加速流入,大消费行业占据配置榜首。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