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北大教授看中国股市行情(北京大学股票)

  • 财经
  • 2022-12-27
  • 1693
  • 更新:2022-12-27 09:46:25

本文目录一览:

北大教授一个专栏卖了3800万!知识付费为何越来越火?

1

前几天,我在凤凰的《大政商道》做了一期节目,和大家分享了当下十分火爆的“知识付费”。

我们知道,现在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了,用户也越来越愿意为自己需要的优质内容买单。

这个时候,以往杂乱无章、良莠不齐的大量信息成了用户的负担,相反,优质内容就成了一种稀缺品。

于是市场上各种五花八门的付费学习平台、APP冒出来了,仅在移动端,就有值乎、喜马拉雅、在行、分答等好几十个知识付费平台。

知识付费意愿的用户也暴涨了至少3倍,仅在2016年就达到了9800万人。

而且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和市场的不断下沉、细分,以及整个产业链的拓展,2017年知识付费的总体经济规模将有可能达到300-500亿元。

可以说,知识付费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风口”,得到了很多企业和个人的追捧。

比如北大经济学教授薛兆丰在得到开的专栏,就有超过19万的付费订阅者,价值3800多万,这可是传统教学望尘莫及的。

▲单仁老师接受凤凰卫视专访

2

很多人可能会问,以往免费的知识大家看都不看一眼,付费的怎么反而更吃香呢?

这中间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太过繁杂,用户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搜索,才能得到那些比较有价值的内容。如果有人提供这样的服务,把知识整理成规范、专业的系统知识体系供他们学习,大家是乐意接受的;

·二是用户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很难集中大段时间在一个封闭、安静的场景里去学习,而市场上出现的付费内容正好可以满足用户碎片化学习的需求。

所以,当企业提供此类服务,让用户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时,用户就非常愿意付费学习。

▲来源《2016知识青年报告》

3

当然,付费内容是为用户做减法的,它把大量垃圾、无效信息屏蔽掉了,为用户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那么到底是哪一类用户群体更愿意为知识付费呢?

我们发现,在中国9800万的知识付费用户里,70%以上都是26-35岁的人,也就是80、90后,而他们正是那群有很多彷徨和不安全感的人。

在面对家庭、工作以及生活的时候,他们需要短时间内去学习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这时候有人能加工、整理出一些浓缩的精华知识时,就能帮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规模,最实用的资讯,满足他们急切学习的需求,他们当然乐意接受。

再加上移动支付的发展也让一切变得更加简单、方便,更好地促进了整个知识付费领域的快速成长。

4

面对这个巨大的商机,众多的互联网巨头都在忙着布局知识付费领域,网络创业者也紧紧跟随这个风口。

然而,快速发展的同时,“知识付费”也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应症”。

从今年4月份开始,几乎所有“知识付费”产品的打开率和播放率都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也在海量的付费内容中出现。

这个阶段,任何一个想要留在付费知识市场中的企业都要明白三点:

·第一,要有清晰的受众;·第二,要有稳定提供内容的角度或领域;·第三,要有专业系统生产内容的体系。

只有做好这三点,你的知识付费产品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延续下去,才会有人跟随。

在今天,任何一个产品想要依靠不确定的噱头,或者是免费赠送引发围观都很难持续下去,否则当噱头、赠送产品没了,用户就可能作鸟兽散了。

所以未来的知识付费领域当中,一定是那些能够稳定提供扎实内容的企业才能沉淀下来。

5

知识付费也是一个可以借助互联网来利他的手段、平台和工具,它给我们这一代人,以及很多二三线城市,甚至偏远地区的用户提供更多机会,让大家可以获取到更多他们原来接触不到的知识。

我们单仁行也一直坚持,给大家提供更多免费的营销、管理知识,单仁教育也不断在全中国邀请那些专家,来一起打磨专业知识,让大家用更低成本进行更方便的学习。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如果你觉得有一点点收获,不妨关注微信公众号单仁行(微信号shanrenzixun),每天早上6:30,我们不见不散。

为什么同一张股票在中国具有不同的价格?国家一个价格,企业一个价格,外国人一个价格,大部分中国老百姓一

因为规则(明规则是法律和政策、潜规则是各种各样的.......)

1、外国人和国人

外国人其实是指用外币购买的,而国人其实是指用人民币购买的,而中国的货币进出和兑换是管制的,所以货币的兑换价只是个指导价,它不表示你随时随刻就能自由兑换。钱是有时间价值的,你放在银行一天就有一天的利息,所以这中间就出现了出入。

还有老外由老外的法律管,国人由G的法律管,这个成本是不一样。你认为一个廉洁的机构和不廉洁的机构的成本是一样的吗?最终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会影响价格。

2、企业和个人

能对等吗?根本不对等。

所以为什么中国的散户最悲哀啊,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3、以上只是示例,实际的原因不止于这些。

中国股市怎么啦,跌跌不休!

1.

一:因为大部分股票严重缺乏资金和人气,反之资金和人气都被抱团股吸引了,所以才会造成大部分个股出现喋喋不休。个股没有资金推动,根本就涨不起来,股票没有人气参与,就是死水一潭,自然也就没有交易的价值,出现自由落体下跌

2.

二:因为A股市场政策指导因素,要知道A股自从2015年开始,一直都是以“去散户化”“走价值回归”等两条路线,股市政策引发股市走结构性行情。鼓励资金抱团去炒作优质股票,让这些股票飞上天,让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价值回归。用实际行情告诉散户们,一定要接受去散户化,个股价值回归的行情,要让散户学会抱团,达到去散户化的效果。

3.

三:因为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大盘目前处于牛市阶段性底部

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股票市场

根据前几次奥运会各国股市的涨跌概率统计来说,奥运会举办当年上涨的概率为40%,下跌的概率为60%,所以用奥运会必须要涨来解释就不合适了.奥运后导致股市大跌的大小非解禁高峰期将到来,资金面的压力将更加明显.下跌的概率远远大于上涨. 今天大盘短线的2800~2820这个支撑区域轻松失守,大盘后市如果在短时间内能够收复该支撑位还有希望,收复不了继续弱势下挫注意控制仓位不要太高,大盘下降通道再次打开,可能再次考验2500这个点位.大盘只有收复了2820后市还有看高3050这个压力区域的机会.顺势而为吧. 导致大跌的大小非问题直接导致了资金面的失衡,空方长期压制多方,而在这个长期趋势中资金面被空方占据,行情自然是长期震荡走低.这就是股票为什么老跌的真正原因.而8月后是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下跌的概率大于上涨.最新的资金统计显示,7月到现在为止,股评鼓吹的机构大建仓再次成为笑谈,虽然7月的减仓规模较大幅度减缓,但是基金和保险等机构仍然净减仓近250亿.而这波反弹的主力军成了游资,不过游资的特点众所周知是快进快出,既然是游资狙击的行情,在传统大资金还在继续拉高减仓的情况下,后市如果仍然没有较为实行性的利好出现,全靠利好谣言带来的这波反弹,有可能成为机构最后一次较好的减仓机会,奥运毕竟只是个题材,不对大盘的资金面带来任何的实质性改善,机构是不会放过这次拉高减仓的机会,但是反弹高度仍然要注意政策面利好消息的配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随着又有新的大盘IPO即将进行申购,大盘在资金面上将继续守到考验,短线大盘请注意2800~2820这个区间的支撑力,如果守住了,这波反弹还有借奥运会题材的支撑在游资的推动下有所表现(部分个股),但是如果这个短线的支撑区域后市如果被轻松的击穿了收不回来了,那就要注意游资的动向了,如果游资开始较大规模撤退,那在安全角度建议投资者逢高降低仓位了,传统机构长期看空后市的情况下,如果连游资都撤退了,那股市靠什么来推高 大盘现在的行情特点是市场反复靠一直无法兑现的谣言来救市,先是国家有七大救市措施出台,在没有兑现的情况下大盘破位又出了个国家平准基金已经获准入市救市,第二天平准基金的发起人就辟谣没有这事...,如果一个股市的行情全靠谣言来维持震荡减缓下跌趋势,没有真正的实质性的措施出台,那这次反弹的目的就要多思考了,机构的目的是什么,频繁的制造谣言来拉高股市,最新的资金统计结果已经出来了,在这次红红火火的抄底行动中基金、保险和QDF2均是净流出,在上周行情比较被投资者看好的情况下,这些主力资金的净流出接近250亿,完全在意料之中,又是个借谣言拉高出货。而市场频繁传出利好谣言的真正目的也很清楚了。“拉高出货”。既然机构在众人期盼红七月的情况下,在半年报做业绩的情况下都保持了净流出,虽然大盘做得比较好看,但是从机构的意图看仍然没有改变的迹象,长期目标仍然是降低仓位回避大小非和宏观政策的压力。 因为资金面紧张导致的现在下降趋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乐观,股市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什么因素都可能导致股市变化,但是简单的是资金面的长期多空趋势就决定了,大盘的长期涨跌趋势,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肯定会在下跌途中出现反弹,但是反弹的规模应该视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况来判断,如果还是这些非实质性的利好消息来托大盘,那每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只有针对大小非实质性的限制措施出来后,大盘才有可能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带来一波中级反弹甚至反转,只要这个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就要以反弹看待,逢高减仓,而连续超跌投资者信心的积弱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抄底资金试图该变这种运行颓势,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太乐观,现在的股市并不是政府说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资金,个人觉得在大小非的阴影下现在这两样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轻的一年,只有3万亿的解禁资金,但是已经让市场中的主力资金吃不消了(在主力开始出货前市场中的主力资金一共只有3万亿,但是大小非足够消灭它们了),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也要讲政治的说法,不过看来实质作用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没有停止,不得不选择边打边撤退的策略,来降低损失,就算在奥运前政府再出所谓的利好来阻止股市的继续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的话,那在资金的多空平衡已经打破的现在的这种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奥运期间采用横盘运行或者小幅度反弹的走势下,投资者仍然不要太过于乐观,因该谨慎对待,因为实质问题没解决,资金面就会继续紧张.如果出现政策带来的反弹时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去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的大行情.由于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资金是近7万亿,2010年的解禁资金是近10万亿,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这个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带来的都只是反弹而不会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股市的规律就是卖的多余买的就跌,买的多于卖的就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资金面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愿意去面对.别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长线投资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润高达400%以上,甚至高达1000%以上时,这种成本带来的暴利,在一个弱势行情下,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是会落袋为安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同样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东这种想法只有被机构教育出来的散户会去干)而一个长期趋势中因为某种原因卖的力量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时去谈牛市什么时候回来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就是反弹不是反转.由于大盘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和股评、机构口中最强的所谓永远不会被击穿的政策铁底2990都已经在资金面失衡的现实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线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撑情况下,反弹就是降低仓位的机会,当然如果有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带来抄底资金抄底,带来的反弹相对规模较大当然最好,对散户来说机会难得。严格控制仓位是我现在唯一要说的,逢反弹减仓是严谨的。有资金在手里才有主动权,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在主力都迫于大小非压力减仓时,做为中小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机构减仓我们也要控制仓位。如果非要谈下面有什么支撑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实最强的支撑位已经失守了。当然如果政府愿意出台实质性的解决大小非的政策,那产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现在这种小打小闹了,不过个人觉得不是太现实,近20万亿的资金本来政府就是想让市场来消化,政府会愿意自己来掏钱?? (对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荡逐渐走低是长期趋势,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弹的一个条件而已,但是当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渐淡化后,反弹就会结束了(而反弹高度取决于利好的大小程度),因为利好而被暂时改变的下跌趋势将继续下去,股市回归其自然的规律。而在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被解决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转过来,不可能产生反转。而在连续下跌的这个趋势中两千多支股中处于上涨趋势的能达到100支就不错了,也就是说在大盘下跌时买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为投资来说既然知道这么低的概率选到游资狙击的股票,那还不如不去冒这个险。而选择操作超跌反弹是在这个趋势中讲究安全系数投资者的很好的投资策略,因为在超跌后产生反弹是肯定的,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只是反弹的规模大小而已(要根据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来具体分析反弹高度),而在这个反弹过程中一般以普涨为主,在这个反弹普涨过程中处于下跌的股又处于10%以下,也就是说,你随便买支股票上涨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在下跌过程介入股票的概率,虽然股票不能够把这种概率做为抄股的标准但是作为对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资者来说,趋势投资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种投资策略。对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选择这种策略是比较安全的。但要记住,只有超跌才能够去抄一个短线,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选择观望,中间的红盘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当天一个反弹,第二天直接低开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无法把握哪里是底的情况下,最好是做趋势,降低风险(个人观点谨慎采纳)。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多头,也不做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在大盘没有选择方向前,严格控制仓位会让你风险降到最低的。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

专家称中国股市能跑赢美国股市!你看好中国股市吗?

这个情况其实很难说,如果中国股市能够进一步规范市场的话,我认为中国股市会有一定的潜力。

每当我们提到中国股市的时候,很多人首先非常害怕在中国股市投资,同时也会认为在中国股市投资赚不到钱。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为我们的A股行情的波动性本身比较大, A股的盈利方式相对比较单一,所以很多人并不看好A股行情的后续发展。如果我们的中国股市想要跑赢美国股市的话,我们至少需要保证散户投资人能够在此赚钱,这样才能充分增加大家对中国股市的信心。

专家表示中国股市可以跑赢美国股市。

据专家表示,因为A股市场本身有着一定的投资价值,如果市场的很多股票的市盈率比较低,所以A股市场能够长期跑赢美股市场。在这个言论出来之后,很多人并不认同这个专家的观点,因为大家普遍认为A股股市是一个融资的市场,并不是一个让投资人赚钱的市场。

我个人会比较看好A股市场。

以我个人来看,如果我们的A股市场能够进一步规范行情和规范市场的话,A股市场的发展潜力确实会比较大。即便A股市场本身的波动性比较大,但如果我们按照中长期的眼光来看待A股行情的走势的话, A股行情基本上已经处在牛市的初期了。对于参与A股投资的小伙伴们来讲, A股市场确实有着一定的投资潜力,但前提是投资者能够选中有潜力的个股。如果我们投资A股的大盘的话,A股的大盘已经常年处在3000点的位置了,所以A股的大盘并没有什么投资价值。如果A股想要跑赢美股的话, A股可能至少需要10~20年的发展。

如果以外国人角度看中国股市,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在哪里?

外国人看中国股市,最不可思议的就有以下几点:

一.上涨问询,下跌不管,不听话关到小黑屋

国内股市上涨问询,下跌不管,不听话就关到小黑屋去。

这是全球股市都没有的事情,也是国内股市独创吧?

准跌不准涨,这让广大股民朋友很受伤。

连续三五个涨停,你就得说明原因,要是没有原因,继续上涨,那就关起来,过一段时间放出来就是几个跌停。

这也不准炒,那也不让炒,不知道凯这个股市用来干什么?只能融资,让股东们合法减持套现吗?

老外能不惊讶吗?

二.遍地都是虚假信息

A股里面的虚假信息太多了,而且很多都不可思议,最 搞笑 的就是什么猪饿死了,扇贝跑了……

这是验证广大投资者的智商吧?

还有一些所谓的大白马,突然就是上百亿元没有了,空气中消失了?

还有一些仓库中价值几亿的货物也是说没有就没有了。

总之,在A股里,没有这些上市公司做不到的,只有广大股民想不到的。

三.除了散户亏钱外,其他都赚了

股市,正常情况下是投资市场,可是A股硬是变成了投机市场。

追涨杀跌的不光是散户,机构有时候也是追涨杀跌。

按理说投资应该大部分都赚吧,可是A户里面,除了散户外的,基本上都是赚了。而散户,也是一赚二平七亏,大多数人都是亏损的。

这么个金融市场,这么多人亏损,不可思议吧!

四.进多退少

美股现在的上市数量也不过四千家左右吧,而A股用了几年时间就有了四千多家上市公司。今年已经上市386家日均超过一家。

今年退市19家,股市成立30年来,退市的还不到100家。

进多退少,就这么大个池子,真不知道能装多少家上市公司?

再过几年,说不定就上万家了,老外也没见过这么多上市公司了吧?

总之,老外没进来的不知道,进来以后绝对会吓一跳。这里绝对适合创业成立公司,然后想办法上市,只要上市成功了,成就一大堆亿万富翁太容易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如果以外国人的角度看待中国股市,有几点是不可思议的。

一,证券交易印花税,证券市场早就实现了无纸化,都是采用网上交易的形式,这个税收之无名,想收税也不能用这个方式来收税了。

二,只讲融资,不讲投资回报,iPo发行世界第一,融资比率世界第一,但投资回报排在世界下游。在投资回报风险巨大的状况下,能够实现顺利的融资,让人不可思议。

三,各种欺诈行为层出不穷,中国的企业上市胆子特别大,敢于造假,敢于欺诈,受到的惩罚很轻,几乎所有的罪过都由股民来担当了。

四,机构大资金迟迟不入市,而市场在提去散户化。证券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场合,但中国的一些大机构却不愿意入市,原因令人费解。而对于愿意自己承担风险的大众群体,采用去散户化的思维。

五,有进有出的市场,出路一直不畅通,一些壳公司,垃圾公司长期霸占市场资源,有的上市公司仅仅只有几个人在工作了,仍然活跃于市场上。

六,市场长期有上涨,有风险,下跌是机会的固有思维,和证券市场普世的上涨才能化解一切风险的思维相违背。

七,监管层指导市场操作和炒股,指导大家投资价值股,炒股炒长线,而不是让市场参与者按照自己的炒股习惯和思维方式自由发挥。

八,典型的政策市,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力超过了市场自身的能力。

九,各种板块太多,令人眼花缭乱,交易规则采用多种方式,脑子不好使的都记不住如何交易,有各种不同的门槛。

总之希望中国股市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市场化。

如何看待中国股市最不可思议的四大怪现象?

我国股市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而立之年”。三十年的时间,为大量的上市公司提供了融资的途经和可能,同时中国上市公司家数已达4100家,位居全球第三,涵盖了国民经济全部90个行业大类,虽然家数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万分之一,但利润总额相当于规模以上企业的约五成。

同时,无论是从进一步 健康 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角度,还是从为上市公司提供长期的融资渠道角度,抑或从为大众提供更多样化的投资渠道的角度看,我国股市存在的四大乱象或者说是四大怪现象都值得重视和反思:

第一大怪现象,股市投资叫炒股,说明了股市投资者的短期投机特性较为明显

不知道为什么?我国的股市投资一直叫“炒股”。一个“炒”字将我国股市的特点和特性表达的淋漓尽致。

股市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场所,一般情况下具有投资和投机两种功能,投资倾向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从而对股市具有稳定性和压舱石的作用;投机则是短期资金的趋利性和热钱的特征,从而强化了股市的活跃度和交易的换手率。

但我国股市却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投资者,都将股市投资称为“炒股”,说明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投资者都缺乏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特性,而全部是短期投资和投机的特性。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

过度追求短期利益的投资者,总是希望股价能够在短期内暴涨,上市公司为了配合投资者的需求,也只能以各种题材配合炒作,导致股市价格的畸形波动。

今年初,巴菲特密友、伯克希尔哈撒伟副董事长查理-芒格对中国投资者评价说:“他们喜欢在股票上赌博,这实在太愚蠢了。很难想象有什么比中国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方式更愚蠢的了。”

第二大怪现象,散户投资者的热情与资金实力不相匹配,散户投资者的开户热情远远高于散户的投资资金能力

我国的股市另一大现象是散户过度的投资热情,好像不炒炒股,就已经是一个特别落伍和落后的人。如果你不炒股,你都不好意思在饭桌上聊资本市场。

只要股市形势不好,股民跑步开户和入市的热情就被大大地激发出来。

每一次的股市行情火爆都会伴随着新的投资者跑步入市,数据显示,2019年3月份深市新增开户数299万户,刷新最近一年月度开户数的新高,相比2月份的143万户环比飙升109.1%,相比2018年3月份的214万户则同比增加39.7%。

今年以来随着A股的火爆,新股民又在跑步进场,A股投资者首次突破1.7亿大关,再创 历史 新高。

根据中国结算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A股新增投资者数242.63万,较6月份的154.90万增长56.6%。这不但创下了2018年以来的最大单月开户数,而且也因为A股投资者首次突破1.7亿大关,A股投资者数量再创新高。

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今年已累计新增1487万境内股票市场投资者,超过去年全年新增的1324万。从今年3月份开始,每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连续8个月突破100万。

投资者的大量开户入场,固然是阶段性牛市红利的刺激,但大量的股市投资者入市,虽然会注入新的资金入场但股指的表现却难以与股民的热情相匹配,从而说明股民的投资热情比资金实力更强大。

第三大怪现象,“割韭菜”流行。我国股市非常不专业的散户投资成为专业机构的源源不断的“韭菜”,并成为股市“追涨杀跌”的重要现象

在我国股市,“割韭菜”成为一大流行语,既是散户投资收益的真实写照,更是我国股市乱象的一种必然结果。

新开户跑步入市者自然是奔着股市的牛市红利来的,毕竟股市的造富神话一直在延续,更重要的是,人们希望这种神话继续并将这种神话降临到自己头上。

但是每次股民跑步入市造成开户数创新高,结果到底是能够分享牛市红利还是会成为股市的新的韭菜?结论可能恰恰与预期愿望相反。很多人觉得新增多少股民就代表多少“新韭菜”入场,可能是非常有道理的。毕竟大多数股民都是不专业的,更重要的是非常不专业,从而往往会追涨杀跌、跟风投资并成为机构的韭菜。

著名经济学家朱宁却提示散户们:牛市已经到来,但散户在今后6-12月里更容易亏钱;如是资本创始人管清友提醒投资者:往往牛市才是散户投资亏钱的杀手。

数据显示,2014年7月到2015年12月的股权财富结果与2014年6月的初始股权财富相比,最底层的人群损失了28%的资金,最富裕的群体却获得了31%的收益。资金量最大的0.5%的投资者在泡沫破裂事件中大发横财,而最底层的85%却代价惨痛。

对于散户来说,熊市亏钱、牛市也不赚钱,这才是作为最大的投资群体极其不专业造成的悲剧,更是我国股市难以 健康 发展的基本现象。

第四大怪现象,股市中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屡禁不止。已经成为股市 健康 发展和投资热情的最大障碍,造假成本低、对投资者缺乏赔偿和保护

上市公司财务作假已经成为股市一大怪现象,财务造假严重挑战信息披露制度的严肃性,严重毁坏市场诚信基础,严重破坏市场信心,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更已经成为证券市场的‘毒瘤’。更大的怪现象在于,上市公司财务作假不仅屡禁不止,而且造假成本低、处罚不力也是根本性的原因。

仅2019年就发生了康得新四年虚增利润119亿元,成为A股史上最大利润造假案;东旭光电货币资金近200亿却付不起20亿的到期债务,从而引发存款去哪里了的质疑;风华高科通过应收账款虚假花式逃避坏账计提,虚高利润6000万之多,受到证监会40万元罚款,并对涉案的26名公司人员加以处罚;藏格控股存在的违法事项包括:虚増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虚增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隐报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这三项违规事项,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虚增利润总额1.28亿元和4.77亿元;最经典的是獐子岛扇贝跑跑跑造假案,扇贝说跑就跑,说回来就回来,成了著名的“扇贝”现象。

2019年以来,证监会累计对22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立案调查,对18起做出行政处罚,向公安机关移送6起。今年以来,12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处罚或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造假成本低、处罚太轻无疑是上市公司造假泛滥的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对造假的上市公司罚款和退市,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警告、罚款,并采取市场禁入措施,这样的处罚难以真正惩罚造假的人、保护投资者的权利。

上市造假、财务造假,造假已经渗透到上市前后的全过程。目前,监管和政策层反复强调严打资本市场造假行为,强调对市场造假行为零容忍,已经释放出监管从严信号,希望能够通过更严厉的处罚来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怪现象。 (麒鉴)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