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丰田机油门事件美国股市(丰田美国股份)

  • 财经
  • 2023-01-02
  • 2161
  • 更新:2023-01-02 21:30:34

本文目录一览:

丰田“机油乳化”疑云难开?这或许能让你释怀

近来丰田“机油乳化/增多”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丰田中国对此高度重视,已于3月15日做出了正式回应,并就用户最关心的相关问题做了简明陈述,换言之:“机油乳化/增多属正常现象,不存在产品质量问题,也不影响汽车的正常使用。”

官方的一锤定音让车主心中悬挂良久的石头终于落下,然而,针对部分消费者关心的诸如“为何此次事件集中在丰田几款车型爆发?此次事件与同期美国召回事件有何关联?……”等问题,官方并未做相应的回复,可以理解,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为此,针对此次事件和上述问题,我们着重从技术层面做了个更详细的解读,希望能对那些仍旧心怀疑虑的消费者有所帮助。

什么是机油乳化/增多?

字面含义不难理解,但要明白机油乳化/增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就必须知晓机油乳化/增多产生的原因。实验表明,产生“机油增多/乳化”现象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机油+水=乳化明显

机油+防冻液(含水)=轻微乳化

机油+汽油=不会乳化,但汽油会稀释机油导致“机油增多”。

换句话说,但凡有油气或水汽(油气蒸发后的凝结水或冷却水)进入发动机缸体内部与机油发生混合(以下简称“油水混合”),即可能产生机油乳化/增多现象。

反之,既然机油乳化/增多现象存在,那必定有油气或水汽进入到了发动机缸体内部并与机油产生了混合。那么问题来了:油气或水汽如何进入到发动机缸体内部?这是否真的向丰田官方声明的那样,实属正常现象而非质量问题呢?

机油乳化/增多原因浅析

接下来,划重点!

首先,我们来听听坊间各路大神的观点:

划重点

01

发动机缸垫密封失效导致油水混合

发动机中存水最多的地方便是水道,流经发动机的除了机油以外,只有冷却水。由于发动机缸体上的油道和水道距离很近,一旦缸体上某个密封垫圈损坏而失去密封性(如反复压力变化或化学腐蚀造成的气缸垫老化),就会让冷却水渗入机油道中,进而产生机油乳化/增多。

然而,鉴于此次出现问题的车型都是新车或准新车,上述原因导致的概率不大,故排除。

划重点

02

发动机缸体缸盖铸造砂眼/裂缝导致油水混合

事实上,发动机在铸造过程中,会经过一系列的排查,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发动机在装配过程中,都会经过一种名为“试漏机”的专业设备的反复检测,将各部件间的“泄漏率”(发动机并不是一个完全密闭的系统,每个工件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空气泄漏,绝对的“不漏”是不存在的,即“泄漏率”)控制在严格的数值范围内,方才合格。仅这一项,就可以筛选出比较明显的缸体缸盖砂眼/裂缝问题。所以,无论是从机加工铸造工艺、装配流程亦或质量控制标准,缸盖缸体的砂眼/裂缝问题都是非常罕见的个例。

同样,对新车或准新车而言,发生上述问题的概率极低,排除。

划重点

03

“湿壁现象”导致油水混合

本次机油乳化/增多现象,多发生在丰田TNGA架构下主推的2.5L和2.0L两款自然吸气发动机,两款发动机皆采用了基于实现快速燃烧理论打造而来的双喷射系统,即主流的“缸内直喷”。加之发动机本身就是一个非完全封闭的系统,这就使得部分雾化燃油气体在高温高压的喷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从活塞环的四周渗入到曲轴箱内,加之发动机冷启动和低转速时温度过低,导致发动机缸体内部少量的凝结水不能蒸发,进而产生“湿壁现象”。

不难发现,当前出现问题的很大一部分问题车型,都是搭载有全新2.5L阿特金森发动机的油电混动车车型,而混动的一大特点就是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会频繁的冷启动,无法稳定保持较高的工作温度,导致湿壁现象,最终,凝结水以液滴的形式混入到机油循环中造成机油乳化/增多。

而这,也与丰田官方给出的回应基本吻合,也是目前广被认可的原因。

划重点

04

“呵护型”的开车习惯导致油水混合

对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而言,汽车乃家之“重器”,日常使用过程中对其倍加呵护,甚至舍不得深踩一脚油门以免转速过高损伤发动机,诸如此类。且不说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器械,本身各方面都经过了严苛的性能测验,而只有当运行到一定的状态时,部分零部件才会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在此要提到发动机上的一个专门给曲轴箱强制通风的小部件——“PCV阀”,其作用就是从曲轴箱内排出经过活塞环渗入到曲轴箱内的气体,减少“湿壁现象”的发生。而PCV阀与进气管相连,由于进气管是负压,处于常闭状态,只有当人们深踩油门加速的时候,进气管内真空度下降,弹簧恢复部分压力,进而打开PCV阀来释放里面的气体进入气管二次燃烧。换句话说,PCV阀是通过油门大小开启的,所以,开车过程中时不时地深踩油门,还是很有必要的。有时候,过于的谨小慎微,对汽车而言反倒是一种伤害。

划重点

05

用车环境温度过低导致油水混合

此次问题爆发的节点正处温度较低的冬季和初春,更会加速机油乳化/增多现象的发生,这或许也是类似问题北方多于南方的原因。加之疫情的“助攻”,动车较少或行程较短,导致发动机尚未达到最佳的工作温度(尤其是混动车型),进一步加剧了该现象的产生。

……

基于发动机系统不是完全的密闭系统,产生的“湿壁现象”也在所难免,或多或少地产生机油乳化/增多,确实是正常现象而非质量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什么程度的机油乳化/增多,才是个问题?

机油乳化分两种——局部乳化和全面乳化。

局部乳化,主要表现在机油加注口盖中出现乳化,是不同品牌、不同车型、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存在的现象;

全面乳化,顾名思义,即所有机油发生了乳化,会导致发动机损伤甚至报废,这才是个问题。当然,2018年本田因发动机设计缺陷导致的大面积爆发机油乳化/增多,则另当别论。

回过头来再看此次丰田机油乳化/增多的部分车型,曝光的皆属于“局部乳化”现象,这也难怪丰田官方可以笃定地告诉大家:一切正常。

同期美国召回事件

让部分消费者不解的另一个问题,发生在美国。

由于同期的丰田及雷克萨斯在美召回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心中的猜忌,甚至吐槽丰田“双标”。

早在今年的2月6号,丰田便在美国召回了4.4万辆于2019-2020年间生产的凯美瑞、亚洲龙、RAV4和雷克萨斯ES车型(正是这次国内机油门事件的主角们)。召回的理由:发动机缸体加工缺陷,可能导致冷却液泄漏。

一边是美国的发动机缺陷可能导致冷却液泄漏,一边是国内相同车型发生机油乳化/增多,以致部分消费者怀疑“此地无银三百两”。

然而,事实是,此次美国召回的车型为“海外特定发动机制造工厂在特定期间所发生的制造问题”,而国内车型由于发动机供应工厂不同(美国市场供应的A25系列发动机由美国自产,中国市场供应的A25系列发动机则源于日本进口),故二者不是同一个问题。

此外,关于“此现象何以发生在丰田的几款新车型上”,实属有点“后人遭殃”的味道,机油乳化/增多固然存在,只是在此次集中曝光之后产生的聚光效应而已。要知道,丰田与雷克萨斯共用的这套混动系统,早在2017年底就已投放市场,已经过了两个冬天的考验。这套动力系统也是目前丰田集团使用最广泛的混动系统,是市面上公认最好的混动系统,以出色的能耗表现、可靠性和平顺性著称。

至此,你的心中是否还有疑虑?

关于解决方案

对于那些依旧不放心的车主朋友,可参照丰田中国的官方回复(解决方案),任何问题可与当地4S店联系需求帮助。

温馨提示:面对网络上大量的真假难辨的各抒己见,车主们切勿盲目地“骚操作”,而应当遵循官方的指示,到4S店寻求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写在最后

一言以蔽之,机油乳化/增多不是问题,也非丰田个例。作为全球第一大车企的丰田集团也绝不会傻到通过“忽悠”来解决消费者的问题,更何况,这是丰田及其重视的中国市场。所以,抛开不必要的疑虑,尽情享受车轮上的生活,向着阳光,一切照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日本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2009年8月24日,丰田在华两家合资企业——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宣布,由于零部件出现缺陷,自8月25日开始,召回部分凯美瑞、雅力士、威驰及卡罗拉轿车,涉及车辆总计688314辆。这是我国2004年实施汽车召回制度以来,数量最大的一项召回。

丰田此前曾陷入召回门事件。从2009年1月开始到2010年2月,因油门踏板和制动系统等故障,连续在全球范围内召回850万辆汽车,主要涉及凯美瑞、卡罗拉和雅力士。而在国内则召回了约7.5万辆RAV4,当时丰田在华召回因“慢半拍”而备受国内诟病。

相关事件:

日本电装因为“熄火门”事件,让丰田、雷克萨斯、马自达、三菱、本田、斯巴鲁等众多日系车企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大规模召回潮。有数据统计,电装公司生产的燃油泵存在缺陷,目前已经导致479万辆汽车被召回。

在中国,自去年9月至今,已有1288143辆汽车因“燃油泵隐患可致车辆中途熄火”问题而被召回,涉事品牌包括马自达、丰田、本田和三菱等。

近年来,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频频爆陷入丑闻。2017年,日本神户制钢所通过篡改部分铜、铝产品的检验数据,将产品以次充好供应给客户。受此影响,丰田、日产、本田等多家日本汽车制造商陷入质量危机。

此前,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品牌还曾因为“高田气囊”问题,被迫进行数千万辆的大面积召回。此外,高田气囊还让日系车以外的宝马、奔驰、大众、通用等汽车品牌“蒙难”,成为迄今为止史上规模最大的汽车召回事件。有报道称:召回车辆总数已超1亿辆,并致至少17人死亡,180多人受伤。

此次日本电装“熄火门”事件,再次引发业界对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质疑,也使人们对日本汽车质量和汽车工业诚信产生怀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丰田召回事件

以上内容参考:央广网-日本电装因“熄火门”召回479万辆汽车

深度爆料:丰田究竟在怕什么?

?今年年初,有不少丰田、雷克萨斯车主发现车辆出现了机油增多、乳化的现象。主要集中的车型为:亚洲龙双擎、新一代RAV4荣放双擎、凯美瑞双擎,包括雷克萨斯ES300h等。然而就在刚刚过去的二月,丰田北美公司召回了大约52000辆可能存在冷却液泄漏的车辆。

召回的原因是车辆可能安装了未正确生产的发动机缸体,这可能会导致发动机正常工况运行期间令内部或外部冷却水泄漏。巧合的是,此次丰田在北美召回的车型包括2020款的丰田Avalon(亚洲龙)混动、凯美瑞及凯美瑞混动力、雷克萨斯ES 300h、丰田RAV4及RAV4混动,这些车型和此次国内出现机油增多的问题车型高度重合。

事发后最先坐不住的是一汽丰田,据我所知他们前段时间计划过一次大规模的公关报道。在给出的官方回应话术中,将机油门的矛头指向了低温的用车环境、低速、短距离的用车情况,却只字不提车辆本身的机械故障。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场“公关行动”在酝酿时期就被丰田中国叫停,以“一汽丰田不能代替丰田发声”为理由,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丰田中国在怕什么?一汽丰田又在慌什么?

一汽丰田的慌,很好理解。根据国内三包法规定:家用汽车产品自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60日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之内(以先到者为准),家用汽车产品出现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漏,消费者选择更换家用汽车产品或退货的,销售者应当负责免费更换或退货。

也就是说如果你刚刚提车60日或3000公里以内,车辆不幸“中招”出现机油增多乳化,按照国外召回及更换发动机的方式,消费者有权利提出无条件退车。如果发生了大规模的“退货”现象,不仅是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丰田来说也是一次口碑滑铁卢,因此想要撇开机油增多问题与发动机质量相关,成为了一汽丰田的当务之急。

在此前CR-V的机油门事件当中,从最先车主的抗议到4S店免费更换机油、刷ECU换喷油嘴什么的补救措施,再到最后不了了之,目前并没有对CR-V如日中天的销量带来太长时间的负面影响。一汽丰田“照搬”东风本田的公关话术,无非也就是想采取和当年同样的解决方式,只是这个时候丰田中国出面阻止,就显得非常意味深长。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汽丰田和丰田中国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一汽丰田在害怕的事必然也是丰田中国所担忧的,如果这件事能采用这样“小成本”的方法去解决,丰田中国当然喜闻乐见,他们为什么不?是因为他们也认为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国内国外召回两套标准在各行各业似乎都成为了常态,2019年丰田的“转向缺陷”海外召回、大众的侧气囊问题海外召回,不胜枚举的海外召回事件都把中国市场排除在外,包括其他产品比如iPhone的电池免费更换,三星“爆炸”召回,也都没有覆盖中国市场,消费者已经对此习以为常。

如果此次发生的机油增多事件仅仅局限于国产车型,或许一句“供应商不同、生产线不同”也能够搪塞过去。但全球统一标准的雷克萨斯也出现了相同问题,就很难让人不把国内的机油门和国外的冷却液泄漏联系在一起,更何况还有全球“统一标准”的TNGA架构。当这些关键词摆在我们面前,机油增多究竟是因为用车习惯、环境,还是来自于产品自身的生产设计缺陷,答案似乎很明朗。

虽然从北美召回原因来看,其中没有提到机油增多或者机油出现乳化,但是对汽车知识稍微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冷却液与机油混合之后,必然会产生两种结果,一个是机油增多,一个是机油乳化。

同时从召回时间来看,北美召回时间是2月6日,而这个时间段正好是国内丰田“机油门”事件初显端倪的时候,所以美国的这次召回,或许正好揭示了国内丰田车型“机油门”事件的真实原因。而丰田中国叫停一汽丰田发声,或许是由于他们正在权衡利益做最后的纠结。

一直以来,丰田打出的服务理念都是“顾客第一”,品牌背后的形象都是追求极致、严谨务实。如今悬在丰田头上的还真是一把利剑,是出于鸵鸟心态选择节省成本、控制舆论的冷处理,还是敢作敢当积极正面的给出消费者满意的答案和解决方案,我们期待丰田最后的答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丰田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事件的起因是什么?

2000年,丰田实施“打造21世纪成本竞争力”战略,计划把180个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削减30%,2005年前节省成本100亿美元。 2004年,在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协助下,丰田把有关汽车突然加速的调查范围局限于瞬间加速案例上,排除突然加速超过数秒或司机有踩刹车动作案例。 2006年,随着全球范围召回案例猛增,时任丰田公司总裁渡边捷昭为“质量小故障”道歉。 2007年3月,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启动对丰田汽车油门踏板嵌顿问题的调查。同年9月,丰田召回5.5万个脚垫。 2007年下半年,美国州农场保险公司通报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称丰田汽车相关的事故“显著增加”。 2007年12月,丰田在美国销量超越福特汽车,仅次于通用汽车。 2008年,丰田超越通用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业“老大”。 2009年6月,丰田章男取代渡边捷昭,出任公司总裁。 11月26日,丰田在美国召回420万脚垫有问题的汽车。 12月15日,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官员前往日本,敦促丰田迅速采取行动。 2010年1月16日,丰田通报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美国零部件供应商CTS集团生产的油门踏板存在缺陷。 1月21日,丰田宣布召回美国市场8款230万汽车。 1月25日,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通知丰田,后者有法律义务暂停销售召回车型。第二天,丰田宣布暂停销售8款车型。 1月27日,应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要求,丰田进一步召回110万辆脚垫缺陷汽车。 1月29日,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启动对CTS所产油门踏板的调查。 2月2日,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开始调查丰田电子油控系统。 2月3日,美国运输部长雷·拉胡德呼吁丰田车主“停驾”,稍后收回这句话。丰田称,正在调查2010年款普锐斯相关投诉。 2月4日,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开始调查针对普锐斯刹车问题的100多起投诉。 2月5日,“雪藏”近两周后,丰田章男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成立质量监理小组。 2月9日,丰田宣布召回近50万辆普锐斯及雷克萨斯混合动力车。 2月10日,丰田开始修补普锐斯的制动系统。

车主爆料:凯美瑞机油增多,冷却液减少,与美国是一回事儿!

最近丰田汽车的机油门事件,在中国市场闹得沸沸扬扬,一向以品质好著称的凯美瑞,亚洲龙,荣放成为了消费者不敢去购买的车型。不过丰田汽车目前在中国市场的态度比较强硬,不承认汽车有问题,也没有采取召回措施。然而最近由于丰田汽车已经在美国召回了车型,消费者不免有疑问,丰田汽车在美国召回,与在中国召回是一回事儿吗?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凯美瑞,亚洲龙这些丰田汽车在美国市场是什么原因召回的。再看看丰田汽车目前在中国有没有类似的问题。然后我们再看看丰田汽车在美国市场的解决态度,以及在中国市场的解决态度。

【01】丰田美国召回:发动机出现裂缝,冷却液会在发动机内部互换,可能会混入油路

美国高速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在2月6日发布了一份丰田的召回公告。召回范围包括搭载2.5L四缸混动的亚洲龙,凯美瑞和雷克萨斯ES300h,以及部分2019-2020年RAV4和RAV4荣放混动,共计44191辆。

文中有一个关键信息,就是“发动机铸件中的气孔可能会导致裂纹,而裂纹可能会导致冷却液内部和/或外部泄漏。”

此外,涉及召回的车型与国产车型也是一模一样的,都是搭载A25系列发动机的车型。

虽然报告中没有明确的说明是因为机油增多的原因召回的,但是说冷却液会在发动机内部互换,导致机油增多。无独有偶,最近还真的有消费者爆料说自己的凯美瑞出现了机油增多与冷却液减少。

【02】中国消费者投诉,凯美瑞机油增多,冷却液减少

最近在网上有车主曝光了自己的凯美瑞出现的问题,简单来说跟美国市场类似,机油增多,冷却液减少了,低于刻度值。从车主投诉的内容来看,凯美瑞在美国市场出现的问题,与中国市场的一模一样的。

目前也有不少消费者去到了丰田4S店,丰田的4S店表示暂时没有解决办法,需要等待厂家回复。

【03】美国市场召回,换发动机,中国市场置之不理

丰田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做法是召回了车辆,给车主进行免费检查,发现真的出现问题的话,那么会给车主免费更换缸体,甚至是直接更换发动机。但是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先将多余的机油抽出来。然后官方给出的答复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机油增多和乳化现象。我们认为,这是丰田汽车的托词,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毕竟从2019年底机油门爆发至今,也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相信丰田汽车也已经看到了消费者投诉,而且还有丰田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前车之鉴,丰田怎么可能不知道问题出在何处?

丰田汽车在美国召回了4.4万辆,但是类似的问题却在中国市场置之不理。我们有理由相信,丰田汽车确实存在质量问题,而且丰田汽车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是没有诚意的。

如果真的如车主所说,发动机缸体缝隙、冷却液泄露,那么后果不仅仅是机油增多这么简单。严重的还或许会导致半路熄火,或者是由于发动机过热导致自燃的风险,都是有可能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有话要说...